地道的美食,可以让人品味到以食物作为纽带的记忆传承,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性格。厦门是一个美食天堂,厦门菜肴创出清、鲜、淡、脆、略带微辣的独特风味,尤以生猛海鲜、仿古药膳、普陀素菜、风味小吃著称。坐在街边巷尾不起眼的小店里,呷的是浓香的汤头,享受的是内心的那份温暖、闲适与安宁。
沙茶面是遍布厦门大街小巷的著名小吃。将油面与青菜于开水中烫熟捞入碗中,趁热浇入沙茶汤,最后可由喜好添加豆制品、大肠、米血等佐料,再淋上一小勺辣油,吃起来香辣扑鼻,痛快淋漓。厦门沙茶面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餐饮调味品——沙嗲酱。因“嗲”字音与厦门闽南话的“茶”字音相同,所以人们也将其称之为沙茶。
厦门菜以生猛海鲜为首,选用厦门所产的石斑鱼、黄鱼、红蟹和本港鱿鱼烹制的海鲜菜肴,早在清代就被视为正宗名菜。海鲜菜所用的材料讲究新鲜,最好是即买即煮。顾客可以在餐馆的海鲜池中选定活蹦乱跳的海鲜,当场称足分量后,交厨师烹制,当然是用厦门最具代表性的烹饪手法——酱油水。
同安封肉是厦门同安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闽菜系。相传同安封肉是为纪念王审知被敕封为“闽王”而创制的食品。将猪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大块,配上佐料,用黄巾包裹,形如大印,下锅蒸煮。四方形封肉恰似封王的大印,包裹的黄布犹如束印黄绫,布包为“封”。封者,“敕封”也,所以就叫“封肉”。
海蛎煎是闽南的经典小吃,是在加水后的地瓜粉浆里搅拌入蚵仔、蛋、葱或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口感香脆,内馅香滑。民间传闻,公元1661年,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缺粮之余,郑军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煎成饼来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
土笋冻是发源于福建沿海地区的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主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身长二、三寸,含有胶质。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